国学的大生命 · 念
汉 字
中国的汉字目前是已知所有信息传递载体文字当中历史最悠久的。
世界的语言文字众多,但诸多类型的文字是否有高低优劣之分,没有一个判断标准。确实,从字形美学、使用方便度、声音美学的评判都是无关语言文字的本质优劣的。但是我认为语言文字是有着境界高低之区分的。我们把宇宙的信息分为道、法、术、物 4 个层次,有些语言文字偏重物,有些偏重法、术,有些则是从道而下兼顾贯通。汉字便是这个境界的。
![赵兴朋谈大设计系列之《国学的大生命 · 念》(下篇) 赵兴朋谈大设计系列之《国学的大生命 · 念》(下篇)]()
从文字描述不同道理的层次,以及文字的单体构成,大可以判断该文字语言境界的高低了。比如,中国汉字的道、德,在欧洲多种语言里是找不到切中适宜的词汇来翻译的,不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,而是因为对世界不同路径的认识方法所致的。
接下来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汉字,探索一下汉字生命体系背后中国人的天人一元认识。
宏观地来看社会的发展,把社会当成是一个生命,汉字是这个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在中国汉字生命里,不仅有着中国历史发展信息的全息呈现,而且有着宇宙道理的生命信息的全息呈现。这个活的生命体,随着社会生命的神化,进化也在不断地神化、进化着。
这个生命体系就像我们讲到过的奇门遁甲的模型一样,有着丰富而详细的语言层级,每个层级都有着详细的词汇,是效天法地的大造化。
所以汉字系统的信息层级特征,是它的第一特征。这个特征也是所有生命的特征。在汉字中,这个特征相对于其他文字体现得尤其突出,因为汉字这个生命体,是一元世界观之下自然衍化的结果。
在具体讲信息层级之前,先需要澄明一件认识,那就是人类的语言所描绘的事物、传递的信息都是道、人、世间三者相互感通的结果。道是冥冥的规律,是初始的大造化力,人是道的造化产物,同时也是道的载体。人心反映道理,世间万物,然后传达描述出来。语言文字便是传达的载体之一。
语言的信息层级来讲,人对道的感通,道在人身的显像,道在世间的显像的描述是第一层级;对道、人、世间三者相互交感的描述是第二层级;对道的、人的、世间的各种状态描述是第三层级。
我们简单地来举例说明一下汉字对道、人、世间通化感应的意向描述。
天地之根本,谓之“道”;道显现在世间的状态,谓之“中”;人得道的心得,谓之“德”;德积累的显像,谓之“福”;道率于人生,谓之“命”;先天之命,谓之“性”;人对于外事物的和道发心,谓之“仁”;人与人的和道行为,谓之“义”;道显现于人间的秩序谓之“礼”;和道的时间秩序,谓之“历”。
第一层级
道、中、德、福、命、性、仁、义、礼、历,这些属于第一层级信息,是人心对道的感应在不同表现的描述。
第二层级
第二层级信息,举例说一下。
达道之方法,谓之“和”;人感于道,谓之“悟”;道率事物,谓之“统”;人联道与世间,谓之“通”。
和、悟、统、通是三者交感行为的传达。
第三层级
第三层级信息,简述例讲如下。
一切之事物的呈现,谓之“象”,一切运化,谓之“数”,一切之礼秩,谓之“理”。道、人、世之于象、数、理,繁衍无穷,用以征义万事万物。
所以,基于东方天人认知的一元特性,汉字的生命体系也是一元贯之的。从字的词根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。除了形象词根还有声像词根。比如,道理的理、历法的历、礼仪的礼,字形完全不一样,但是其根性意义是一致的,讲的都是道的表现。理是道的宏观表象,历是道的时间表象,礼是道的世间表象。
在汉字体系里,其实没有对词汇具体的名词、形容词、动词的确切划分。相对于上层次的信息对下层次的信息就是形容词,本层次的信息来讲就是名词。比如,和,当“和”是来描述达道的状态时就是名词,而用来表示达道的过程是就是动词;比如“和道”,用来形容器物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是形容词,如“和谐”。
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,生命的初始和最终的归宿是道,万事万物的相对道被称为“文”。
所以文的意义,不是简单意思上的文字或者文化,或是书生气质之类。文是天地自然规律的顶层表象。山川河岳有文,日月星辰有文,万类动物有文,人类也有文。文也是万种存在的相对道象,是万种存在与道沟通,与彼此沟通的媒介。
中国古人,凡有一定的地位的,逝去后会追封一个谥号,在众多的谥号之中,文是地位极高的了。因为“文”是民族对世间认识的顶层模式的呈现。而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“文”了。
所有语言都是道体对道的理解的反应。从这个层面来看,东方思维体系与西方思维体系对道的认知途径是有着很大区别的,所以反映在语言文字上,也自然有了分别。概括来讲,西方是以具体事物为相对参照系的具体思维体系,东方是以道为绝对参照系的抽象演绎思维体系。
汉字从表现到结构,再到内涵,无处不包含着天地一元的思维。中国每一个汉字的立意都由三部分组成:一个是象;一个是数;一个是理。这三个层面的构成是汉字生命的基础。也是汉字与中华文化大生态联络融通的基础。有了这个生命基础,汉字的存在,不全是先人有意而为之,更多的是在这个一元和道的大生态中,慢慢自己生产衍化而来的。象,是象形的部分,是从自然界中演绎而来。数,是笔画数;理,是字义。
汉字因其完整的生命秩序,所以能够对外事物进行全息模拟,做到信息的高度直传,境界高的人甚至可以用汉字做到生命信息的有机传达。很多国家的文字限制了思想的传达,有时候甚至限制了思想的获取。其根由是文字本身生命的结构性或境界性缺陷所致。
在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,叫测字学,可以通过询问者在某时空环境,心感交合想到的汉字来测定事情的发展状况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,当人的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事情,或所遇一件事情,这个事情的玄机点就产生了。此时如果能合适宜地对应某个汉字,那么通过对该汉字的象、数、理的关系分析,自然可以与所遇之事的衍化过程相对应。这一切都是源于中国先贤对自然的一元认识。
还有一门学问叫姓名学。通过一个人的姓名可以预测这个人的性格、行为习惯,甚至包括他的多维度生命状态。这门学问也是有其道理的。
我们宏观地来看一个人的大生命系统。包括这个人的物质生命体,精神生命存在,以及在人世间所遇到的一切事物的综合。我们会发现,大部分情况下,在人的大生命系统中,姓名的信息是贯穿生命系统而存在的。这就像是生命物质个体中的干细胞或者基因,蕴含了生命的大部分信息。姓名学的道理根基依旧是天人一元,从高度抽象的层面来看待世间万物。
具体的测算方法,不论是测字学还是姓名学方法都大同小异。无非是通过对汉字象数理的各个维度对应关系,抽象到先天八卦的象数理模型中,进行推演。所以先天八卦的象数理关系应该算是中国传统学问的基础认识了。比如乾卦,数理对应一,象征天、首领,等。
很多预测大师会提一个问题,说在中国,汉字简化过了,应该用繁体字来测。这一点我是不太赞同的,原因很简单,中国历史上汉字改革的次数多了,宏观来看,每一次汉字形体、语法、结构的变化,都是社会生态进化的结果。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信息场,通过汉字之所以可以预测出一些事情,是因为它是这个信息场的一个反映,简化过的中国汉字就是目前中国这个时代信息场的反映,只有通过这个信息钥匙才能进目前这个信息场的大门,通过别的钥匙、几年之前的钥匙想进这个门是进不去的了。
对汉字大生命深度认识,有助于我们构建大设计思维方法,更具体一些来讲,对于我们做设计时候的文字设计是有直接益处的。尤其是在前期策划方面,当产生一个意向,给一个项目进行文字定位的时候,就不仅仅是斟酌字的表义了,需要从象、数、理的大设计多维度来考虑,以此开启文字般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