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是生命与外部生命交感共鸣而产生的能量堆积,越是贴近于本心的能量共鸣越具有渗透性。如有人望美景而生情,有人感于四季交替而生情,有人见生老病死而生情,有人读美文而生情,等。都是因为外部的生命能量与本体发生了共鸣,在体内产生了淤积而致。利导淤积,善用情,则形成正能量,反之则成就了负能量。
诗词是人感于情而成于文的表达,每首诗词都有着完整的秩序,能量,和文字载体,择选几篇自己不同时间写的诗词,抛砖引玉以说明对情的感应与表达。
诗词八篇
中国历史上留下来了很多被传颂的诗词歌赋,也有一些地方民谣、谚语、儿歌,等等。其他国家也一样,大部分文字记录的文明,都有诗歌的存在,诗歌是内外生命交感而在内心形成的能量集聚的产物,是情的流露。
每一首诗歌都是基于一种文字逻辑、信息的聚焦和反复而形成的生命体。用大生命观的思维看诗歌的现象就容易理解了,我们拿一首唐诗作为例证。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首先是声韵的反复、聚焦。流和楼是信息焦点,尽和目与之形成信息差,从而形成反复。
再是形象韵的反复、聚焦。自然中的落日、山河、人、楼相互照应,形成意向的反复、聚焦。
以此推及各种名称、广告语、流行语等也都是基于信息的聚焦,反复而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差和生命秩序。
在做一个企业形象标识的时候,我们也会自然地追求多种意思的叠加,取一个巧意,也是这个道理。但很多时候,设计师容易陷入细节的意向,而忘记了对图形大秩序的处理,以至于陷入信息层次不明显,信息逻辑不清晰的境地。
人对事物的认知,首先是基于事物的第一层大秩序,这个秩序决定了人们能否认识到事物。只有认识到了,才能有小秩序存在的价值,比如,更丰富的含义,更美妙的形式节奏,等等。
任何信息的表现手法,如文字、图形、影音,都有一个信息层次和秩序的问题。当然,首要的问题是第一层级信息差的问题。这个信息差主要讲的是该存在与外界的信息差,这个信息差决定了别人是否会关注你。存在内部的信息差形成了该存在的内部秩序。比如,有些文艺电影拍的节奏、画面,内容都非常到位,之所以不火,就是因为在第一层级信息差层面,人们对它认识兴奋度不够的缘故。
人的意识对信息的接受和认知是一个生命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之中表达层面不是表达得越精准越好,因为基于外界媒介的表达,越是精准,生命能量的损耗就越大。如禅宗讲求的顿悟不立文字,大意如此,怕文字把玄机说偏,误导了本有的认知。
所以我们在信息传达的时候,要直指信息本质的传达,尽量减少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媒介耗损。
以下摘了 8 篇几年来散记的诗词,大都是不合规矩骈韵的,只是在情感的直接表达层面有几分心得,故记录下来。
参观大衍
偶有关乎生命大本的困顿,遥想死生大事,华夏泱泱几千年文明规矩;思考本我与自然的道源关系;出入时令循环;感叹真理之难求,大衍造化的浩瀚玄妙。作文记之。
行龙古远,彻宇宙田。心思窥璜,弥茂戋戋。假及人事,生营死廉。忘乎中成,不道中间。求何所以,天地使然。醉梦金纸,缘谁知焉?常入佳境,难索世态之堪堪。欲瓴满观,却奈心身而怠倦。衍观大行,思路萃萃。浩渺沧桑,贯间而寐。言乎所以,几甲有参灵风之御?碎字行文,多癸而成惠润之德。
规矩周成以传袭,文明框乎真鉴。欲道之,而更不明。求一言得,何其解,难乎涕泪溟!其欲往乎,之不在,之不在乎,心泣赉。
言草木乎,彰彰而芸,合光而林。言鸟兽乎,汩汩而生,且急而行。言四时乎,回环往名。言昼夜乎,旋天在擎。言中间乎,弗动弗冥。道德常常而不存乎,人事而苟营。天下皆为大衍,而为观衍者,熟乎大也。
参观大衍,相道为咸。营心在昧,无识无然。偕在中间,不涅不槃。可有同光,与尔共观。
2013年10月3日
开春进山
开春进房山郊野,见万物沐光而新,明觉四季韵律,有感记之。
枝头折令小重芽,偶有清辞涣闲暇。喧声自在风雨处,心持而罔莫挚注。光斓万物将生苏,天玄微末生甘露。薄土厚积蓄夯实,时气瞬转化红泥。三两步步观否泰,小有滋心待复来。
2013年2月6日
病中心念
病重多日,高烧。神志似恍惚,追究琢磨恍惚神志而有感。记录之。
苦茹三千尘世哀,沉浮回还心难再。病里望尽繁华物,财帛梵盛终平态。可还将心向天然,欲能解释天上衍。吁咈空壳嫣嫣在,大道冥冥万籁呆。才知心非天上物,病痛来时自糊涂。宁意憨态守中平,中平早亦非中平,空嘘向天听。
青岛看海
不奈一年世俗烦琐,看海潇洒。偶有感悟,海水进退平常,觉耐烦乃修行法门。记录之。
秋云散淡,海隐长天。细雨微岸,彼与子还。翘观东方,有晖日孤鸥行伴,浩涵若水,百赖行止中间。
世态琐碎,奈其何堪。广围大宇,心远地偏。皎皎自孑,孰是孤高气傲一番。真焯天下,自与旁人俗味不擀。
2013年11月2日
阴天进山
阴天发闷,散步进山。觉人世营苟细小,大自然中平常态。不可执着,方得本心。记录之。
芦笙,芦笙,竹鹭谣风。澄心望月,十里长空。半江冷冷桅自衡,深林老叟空山行。细缪条苓,朴乱谭心影。谁在天庭拨春钟,一声鸣,万籁惊。十万年,春秋无曾更。碎生万物俱狭隘,五感谓灵通。人心多有哀乐怨,不见天地不自生。四时八方十千法,如而来者是心明。皮赖人间嬉笑过,心物不留最中庸。
2014年3月19日
忠厚为德
近日读书多,参《周易》,看《参同契》,研究《紫微斗数》,重温阳明语,究朱熹《梅花易数》,演绎“奇门遁甲”,偶有累赘之感。有悟发觉,知识为障碍,聪明终误事,唯有忠厚积累德行,是求真的唯一路径,感应孔子“不语怪力乱神”之道理。记录之。
风物探尽小乾坤,鸿蒙回寰大息存。仰阖太极气聚散,厚土生机韵归还。冬懵太阴沉九地,来年紫薇挂中桓。闭目才识无色界,涤物空心见一元。否壑泰康归离复,既济水火通神奇。庸中鬼谷契参同,庄老朱程叹阳明。圈然为道在其中,哪日灵飞化太空。最喜局外观自在,但学忠厚不学聪。
2015年11月14日
读《左公传》
去宁波路途中,读左公传记,看人生沉浮中的定然不动,有感记之。
天纲地纪道其间,人生浮沉命中盘。时运紫吝不须较,自把心性悟天然。公筹但系苍生计,俯瞰市势若云眼。身外无物心无忌,得失否泰一笑间。神智修诚有正念,大世造化自感念。虚待无时求内有,实务有时外求无。入世神仙推左公,身心通明功自成。
2016年5月21日
南下途中读《传习录》
三年来,每每读《传习录》,总有心得。阳明之成就,非用儒、道、释一家思想可概括之。近日,南下自江苏到湖北,两日研读《传习录》,加地理山河参观感悟,作文记之。
冲漠乾坤朕本无,万象森然幻浮屠。喜怒哀乐发在节,心知意念持中度。天气循环年复年,宇宙志气存中间。德霈身正合浩然,虚化偏僻修正念。天空地丞飞太行,纪元往复小沧桑。一心虚灵无尘昧,照化世间色朗朗。昨在黄河游古渡,今跨长江堪荆襄。心外旁求本无物,万里不如刹那长。心知归复求本然,一汪大同万万年。
2016年12月3日